美国制造业悄然逆袭 四项优势超越中国制造
美国《财富》杂志近日报道称,部分在华组装的美国企业开始撤回美国生产,理由是美国一些州的生产成本将在今年“赶上”中国的生产成本优势,预计在2018年超过中国。澳新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13日表示,美国制造的生产成本自金融危机以来的确一直在调整和下降,同时,中国制造的成本的确在不断上升,紧随“亚洲四小龙”之后。但短期内,美国制造在生产成本上全面“逆袭”中国的胜算并不大。
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称,谷歌在加州发布了一款最新无线家庭媒体播放器NexusQ,机器底部刻的一段简短铭文写着,“美国设计并制造”。谷歌只是“逆转”潮流中的“冰山一角”。大批将生产基地设在中国的美国公司已经或者正计划将生产迁回美国:去年,美国通用电气和卡特彼勒将组装业务转回美国;同一时间,美国惠而浦家电厂商把旗下最著名品牌Kitchen Aid手持式搅拌器的生产业务由中国转回美国。福特汽车、英特尔公司也在做组装业务撤回美国的计划。根据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的研究报告,在年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美国公司中,有三分之一计划或考虑将制造业务迁回美国。
波士顿咨询公司的研究报告估计,现在在美国制造商品的平均成本只比在中国高5%,更令人震惊的是:到2018年,美国制造的成本将比中国便宜2-3%。到2015年下半年,就多数面向北美消费者的商品而言,在美国低成本州生产将会变得和在中国生产一样经济划算。同时,英国和德国的生产成本将分别高于中国和美国约15%至20%。
波士顿咨询公司分析认为,有四个主要原因导致了中美在制造业上的竞争力正在悄悄发生逆转。首先,尽管中国劳动力价格依然大大低于美国,但由于美国生产自动化程度更高,工人生产效率更高,一些美国企业迁回本土生产后可在不同程度上对冲劳动力成本的差距。其次,美国正在进行的水力压裂页岩气革命对美国非常有利。廉价的石油和天然气已经让美国制造业成本变得竞争力十足。美国的工业用电价格现在要比其他出口大国低30-50%。再次,中国无处不在的收费公路等导致运输成本高于美国。最后,中国的政府管制措施多。要求在华营商的外国公司必须在当地投资,与本土企业建立合资企业;以及最近兴起的要求开放技术;互联网管制等等,同样增加成本。
澳新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13日表示,中国经济今年第二季度的贸易增速继续下滑,这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增速。在制造业竞争力保护方面,中国需要降低企业税赋负担、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降低交通物流负担。保护中产阶级释放消费能力。此外,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与金融改革,让银行、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协调发展,让资金真实的流进生产制造的企业中,促进产业升级,提升生产制造的竞争力。这些方面是的确值得投入,来提升中国生产制造业的竞争力优势的。
相关阅读:
·中国装备制造业连续五年居世界首位 2015/10/21 14:18:36 ·欧盟提高对华光伏玻璃反倾销关税 将影响多达200家光伏企业 2015/8/18 16:13:18 ·新能源汽车充电国标有望于今年8月正式发布 2015/7/16 15:26:44 ·新能源公交车补贴存差异 锂电比超级电容每年多领6万 2015/7/3 15:20:41 ·LED驱动电源市场2015年或达35亿美元 将成为电源市场主力 2015/7/2 16:13:10 ·电力体制改革暨互联网+能源报告之(一):迎接电气能源新时代 2015/6/19 15:33:32 ·新能源汽车炒热锂电池 千亿市场待掘金 2015/6/2 16:08:29 ·福建省光伏发电项目备案管理实行简政放权 2015/5/7 14:54:23 ·我国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展已跃居世界第一 2015/3/9 14:44:10 ·国内工业机器人需求年增长达到36%以上 2014/12/23 14:2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