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推动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资讯信息2014/11/26 14:57:43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推进政府向社会购买环境监测服务。在很多专家看来,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是当前治污的最有力模式。“与传统的‘谁污染谁治理’相比,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在国际上,工业减排普遍采用第三方治理模式,即排污企业以合同的形式,通过付费将产生的污染交给专业化环保公司治理。”

  骆建华谈到第三方治理的优势时表示,一方面,排污企业由于采用专业化治理降低了治理成本,提高了达标排放率;另一方面,治污责任通过合同方式向环保公司转移和集中,环保部门也从监管分散的排放源变为监管集中可控的环保公司,降低了执法成本。此外,还刺激了环保企业和产业的发展。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提交了一份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建议。建议指出:“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主体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难以从宏观和长远的角度建立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自我约束机制。”

  在今年7月召开的2014中国环保产业高峰论坛上,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副巡视员马荣表示,国家发改委正在牵头研究制定环境第三方治理的改革措施,预计今年年内完成该项工作。

  “环保部已经起草了政府向社会购买环境监测服务的指导意见,正在向地方征求意见。由于东、中、西部的实际情况差别很大,我们将循序渐进地推进政府向社会购买环境服务。”环保部监测司司长罗毅表示,环境监测服务分为政府环境监测服务和企业自行环境监测,目前企业自行环境监测已经向第三方开放,很多国控重点污染源企业早已向第三方购买了环境监测服务,同时政府向社会购买环境监测服务在地方已经开展试点。据了解,由“谁污染谁治理”变为“污染者付费、专业化治理”,已在欧美国家的减排治理中普遍应用。